“国际枢纽”修复全球供应链 上海企业加速复产保海内外订单
“我们是第一次遇到在疫情防控中复工的问题,目前40%复工率,运转比较顺畅,75%的员工已返沪,预计下周隔离期满可到岗,有望在3月底实现满产,”捷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岩说。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上海吹响企业复工号角已有两周。作为全球500强美资企业,捷普科技在两周内,完成了从复工启动到优化防疫流程再到防疫压力测试的安全卫生管理升级,为之后近5000名员工的全面复工做足准备。
从大部停产到疫情防控带来的停滞只有短短十余天。但如何在严密防控下重启产业运转,保证产品与要素的安全流动与及时供给,是大量深度嵌入全球供应链体系的企业所面临的“燃眉之急”,也是上海国际枢纽面对的空前考验。
张岩坦言,捷普科技的产品主要面向美国市场,疫情下订单压力大,企业面临的难题一是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控,二是外地人员能否尽快到岗。
捷普科技第一时间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密切沟通,在不断的交流与及时反馈下,公司的安全防疫措施迅速完善,于2月10日顺利复工。
同时,捷普科技的部分经理与技术骨干居住在江苏昆山、苏州等地,已在当地隔离14天,考虑到复工需求,街道办事处特批允许携带当地证明开私家车前往上海复工。
“安全开工是共同的目标,我们发现,只要把问题提出来,政府就会给我们一个解决方案。”张岩说。
在上海,类似企业与政府积极配合,形成“一企一策”促复工的案例并不在少数。
上海思乐得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复工两周,产能已达到85%,由于其产品多年来已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之前停产十余天使其很多海外订单面临交付困难。
思乐得总经理张斌告诉中新社记者,公司首先与客户进行真诚沟通,其次在政府的协助下帮助产业链上的配套企业尽快复工。
“产业链上有十几家配套企业,思乐得提供了复工方案和部分防疫物资,同时镇政府相关部门迅速进行安全审核,甚至跨区协调推进辖外企业复工,目前已有80%企业开工,供应链活了。”张斌说。
“其实很多海外客户是想知道产品是否安全,公司是否有能力保持增产,沟通后客户都表示理解,并且很友好地关心我们。”张斌表示,当前,思乐得已陆续接到了新的海外订单。
数据显示,截至19日,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从40.2%提高到72.6%,平均每天提高4.1个百分点,全市5.1万家外资企业复工率接近70%。
如果说竭力保证全球产业链供给是上海作为国际枢纽的责任担当,那么调配全球防疫物资保证城市正常运转则是其基础保障。
中国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迄今已从全球19个国家紧急采购运配口罩、防护服、医疗器械等医护物资超过500万件,全部投入防控一线。
“紧急物资采购有很强的时效性,这期间,上海市的多家银行及海关、药品监督管理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部门联动合作,从下订单到物资运抵上海投入一线,最快的只用了2天时间。”东方国际党委工作部副部长刘才源说。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汤蕴懿看来,上海在进行紧急抗疫物资采购运配的同时,迅速修复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功能,可认为是其作为国际枢纽的快速反应和基本保障能力经受住了突发疫情的检验。
“同时,上海营商环境着力打造的贸易便利化如‘一网通办’、电子通关等,无需见面即可报关,这在确保国际货物进出口安全流动中也成为有力保障。”汤蕴懿表示。
捷普科技则准备在“随身办市民云”APP的协助下开启一轮新的招聘,以尽快恢复产能。
“我们初步打算招聘300人,”张岩说:“通过‘来沪人员健康信息’功能可辨别已在沪隔离满14天的安全群体,这为招聘带来了极大便利。”